Brewmaster: Beer Brewing Simulator

Brewmaster: Beer Brewing Simulator

Not enough ratings
【新手向攻略】如何尽量减少成品酒液的污染度
By ついにゃ
简单介绍一些关于污染度机制的知识,以及酿造过程中可以减少污染度积累的方法
3
   
Award
Favorite
Favorited
Unfavorite
关于污染度的积累
在酿酒大师这款游戏中,啤酒污染度的积累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1. 未煮沸过的自来水中自带的1%污染度;
2. 全谷物酿造法糖化过程中产生的变质;
3. 含糖或麦芽成分液体在一定温度(约32~52℃)下产生的自然变质;
4.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度积累;
5. 含成分液体暴露在低温非封闭环境中(主要是熬煮容器中)产生的污染度积累;
6. 熟成完全后的缓慢污染度积累;

以上因素中,2、4是完全无法避免的,而3在解锁高级麦芽汁冷却器后才有可能完全被避免,其余三项都是有可能通过细化操作避免的
关于污染度的降低
像其它很多指标一样,污染度并不是只增不减的指标。游戏中,污染度主要是在以下过程中得到抑制或降低:
1. 较高温(≥约60℃)下,在非封闭环境下产生的污染度自然积累不会发生;
2. 高温(≥约90℃)下,自来水自带的污染度,糖化或低温变质中产生的一部分污染度会逐渐降低消失;
3. 保持煮沸一段时间后,糖化或低温变质产生的一部分污染度会逐渐降低消失(不同于2);
4. 熟化后期剩余可发酵糖减少速度加快时,由发酵产生的一部分污染度会逐渐降低消失(在碳酸化剧增的同时);
5. 发酵罐被视为洁净程度很高的环境,液体在发酵罐中不会产生自然环境下的污染度积累,但约32~52℃下的变质仍会发生。
污染度的叠加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污染度在变质或发酵阶段的积累速度并不是平行计算的,和当前的基础污染度也有一定关系。比如糖化阶段加入的水起始污染度越高,糖化阶段污染度增加的基础速率就越大;发酵开始前的污染度越高,由发酵产生的污染度增加也越多。

因此,在酿造的每个阶段都尽可能地做好去污染操作,是令最终酒液洁净的最有力保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注意事项或操作方法。
实用的优化操作和注意事项
弄清楚以上事项以后,相信你也可以自己提出一些优化方案了,这里我总结了一些自己在用的小窍门:
1. 使用全谷物酿造法时,为了使糖化用的水尽量干净,可以将操作步骤中的“将水加热到xxx度”改善为将水煮沸至污染度清零后再用冷却器冷却至指定温度。因为煮沸会损失一些水的体积这可能需要你多接0-2升的水来待用,酿造批量越大水应加得越多。在熟成的最后如果成酒体积不够需要加水,最好也采取类似的煮沸后冷却的操作
2. 加入糖化用水时,一开始应尽量快速,稍微多加并不影响糖化结果,但也要避免温度过高(最好不要高于70℃)使糖化根本无法进行。如果在终止糖化阶段发现糖化罐液体较多,应根据大概的最终酿成体积适当少加。
3. 一般而言,糖化过程都会让所加的谷物糖化完全,而糖化完全之后再推时间不会继续影响糖化结果,反而可能会由于糖化容器温度进一步降低导致污染加重,所以在糖化时不推荐完全按配方给的时间进行,最好在糖化完全(未溶解物质量停止减少)时立刻加水中止糖化并进行下一步操作。
4. 煮沸维持一段时间后,上文提到的第二次污染度降低才会开始。如果你在温度达到98-99℃第一次污染度降低尚未完全结束时就急着加入啤酒花开始熬煮,很有可能在1小时熬煮结束后污染度并没有降至可能的最低水准。推荐啤酒花在污染度第一次降低完全后再加入,这样既能保证在1小时的熬煮中污染度能尽可能降低,又避免了过久的煮沸导致液体体积损失太多。

污染度能否实现低水准,最关键的一步就在于减少冷却过程中污染度的积累,这就需要冷却工具的辅助。冷却工具中常用的有浸入冷却器,麦芽汁平板冷却器和最后解锁的高级麦芽汁冷却器。浸入式冷却器能加快冷却,但整个过程仍然是连续的,污染不能避免,只能减小其积累;麦芽汁平板冷却器能使麦芽汁流出后降温约20℃,效果较好,但冷却流动需要一定时间,仍然不可避免微量的污染积累;高级麦芽汁冷却器效果十分强大,使用得当几乎能规避所有的污染积累。而逆流冷却器只能降温约10摄氏度,回避不了变质的温度单位,加上流速有限,实用意义不大。以下三点是有关冷却的技巧。

5. 在解锁基础麦芽汁平板冷却器前,尽量选择使用浸入冷却器。在浸入冷却时,选择在冷却前先将液体转移到发酵容器中比直接在熬煮容器中冷却更好。
6. 解锁平板冷却器后,将之与浸入冷却器结合使用效率最高。方法是,先用浸入冷却器将熬煮容器中的液体冷却至47~49℃,再立即换用平板冷却器转移至发酵容器,这样转移后的液体就会降温到29℃左右,恰好低于变质的温度单位而不发生污染积累。且污染积累在32~38℃最快,明显快于刚低于48℃左右时的污染积累速率。这样做通常可以让发酵前液体的污染度控制在1%以内,如此一来成品酒液污染度低于4%或更低基本就是志在必得的事了。
7. 解锁高级冷却器后,冷却就变得非常高效,只要用浸入式冷却器先将液体冷却到60℃多一点点就即可进行冷却转移,这样转移后的液体能被降温到20℃以下,且转移过程中也能避免熬煮容器中的剩余液体自然冷却至52℃以下,几乎可以完整规避掉变质。

8. 最后,也是虽然不那么关键,但是可以确保万无一失的一步:精准发酵和精准熟成。在发酵消耗所有当前容器内可发酵糖并损失碳酸化程度至0.7后,容器内除污染度外所有指标均不会自然变化,熟成过程除不会损失碳酸化外同理。因此配方上说的发酵15天或熟成21天,并不是酿造过程中必须的!最好是在发酵刚好完成当前消耗目标或熟成刚好达到要求时立刻进行下一步操作。

下面附上一张污染度很低的成品啤酒,相信可以在Ascent那里得到高分(笑)

3 Comments
emanonhere 26 Oct, 2023 @ 6:25am 
nb
猫马 25 Jan, 2023 @ 8:35pm 
newb
ギッキ 1 Nov, 2022 @ 5:14am 
Awesome! Your're clever.
That approach has been very helpful.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