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erson found this review helpful
Recommended
0.0 hrs last two weeks / 33.7 hrs on record (25.9 hrs at review time)
Posted: 28 Nov, 2016 @ 3:27am
Updated: 28 Mar, 2017 @ 12:51pm

给87100分。新分数92/100之所以没上90分是在自由度上欠缺一些。当我玩了双人模式的时候真的赞叹这游戏的精妙,重新给分,给到90。音乐再加两分。
玩这个作品的时候很沉浸。作者的想象力让我叹为观止。
好像自己就是chell,仿佛身处aperture science巨大的矿井之内。场景巨大,机械巨大,空无一人,人类会感到莫名的渺小,恐惧。唯一给你安全感的是手中的传送枪,默默无言的方块。白色的墙壁就意味着逃脱,各色的凝胶就蕴含着生机。
游戏的内容并不只是过关,剧情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v社真的不会讲故事,有细心的玩家在对话字幕里发现了,half-life里的黑山基地是aperture science的下属机构,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传送门系列又又有着自己的一个故事。故事的线索就是各种人物隐约的对话、墙壁上的留言、密室的彩蛋甚至几件物品的摆放,再加上玩家的推想。不得不感叹v社世界观的宏大。在这方面暴雪选择了出CG,而v社选择了玩家自由的想象。可惜多数玩家都辜负了作者的心思。
面单人剧情通关后还有双人模式和创意工坊,大大增加可玩性。游戏的关卡很考验观察力和想象力。这在无脑网游盛行的年代,无疑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虽算不上大作,但必属神作。
===剧透===============================================================
最开始还觉得那把打不坏东西的破枪一点也不好玩,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毛毛草草的惠特利带着主角一路逃跑,高冷的glados瞧不起主角,这个主角渐渐的就变成了玩游戏的我。主角是个哑巴,而电脑前的我也不能对glados怎样,那把传送枪就成了我对抗AI的最好武器。你AI想戏弄我,我偏要从你的陷阱中逃脱升天。每一次过关都有战胜glados的无比喜悦。在即将击败glados前的一两关,我一直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剧情大反转,好人惠特利成了大反派,坏蛋glados成了一块任人宰割的土豆。就这样,我夹着当年的高傲,现在依然高傲对手,打败了惠特利。最后主角拿自己的性命赌了一把。glados没有趁机一起杀死主角。她的核心中也有人类的感情,也许只是不愿吐露,主角也许是她唯一的朋友兼敌人。她放主角走了,叫主角再也别回去,临走前还开了个玩笑——拿一堆炮塔来吓唬主角。最后的最后,主角做电梯离开深不见底的光圈科技后,阴暗的地下设施和明媚的阳光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世上荒无一人,一种莫名的苍凉涌上心头。那个历尽艰辛逃出来的地方再也回不去了。这时,出口的门再次打开了,吐出一个破烂不堪的同伴方块。据说,这个独一无二的同伴方块会说话,唯一听得到的人是个疯子。再见光圈科技,希望glados实验顺利,希望惠特利在宇宙玩的开心。
Was this review helpful? Yes No Funny Award
1 Comments
laNnister 28 Nov, 2016 @ 7:23am 
当严格的物理定律和人类无边的想象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就注定这绝不是简单的游戏